b体育官网完善无障碍环境:公共空间需要服务于每一个人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15 21:19:27    浏览:

[返回]

  b体育官网完善无障碍环境:公共空间需要服务于每一个人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法案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对我国目前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以及该法案出台将带来的改变进行了报道。

  其中,报道介绍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所开设的景观社会学课程。在课程期间,同学们在李迪华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出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了对城市空间中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理解,为未来开展更公平、公正的设计奠定了感知和同理心基础。

  提到无障碍,大家可能马上想到的人群是残障人群,想到的内容可能包括盲道,还有方便轮椅通过的坡道,无门槛的通道等等。但其实,现如今无障碍的概念要比这个丰富得多,受益的人群也绝不仅仅是残障群体。本周三,十四届全国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部法律将从今年的9月1日起开始施行。它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等很多方面,细节处包括加装电梯,改变药品说明书字太小的情况等等。在这部法律实施之前,我们的无障碍环境已经建设得怎么样了?这部法律出台又将改变一些什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开设有一门景观社会学课程,在授课老师李迪华的引导下,每位同学都要在城市中来一次无障碍环境体验。作为未来的建筑设计从业者,他们需要坐上轮椅、推着婴儿车、拿着手杖亲身感受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设施是否好用。

  本周四,李迪华带着学生们随机来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处公园。然而就在进门处,独自使用轮椅的同学就被门口的栅栏来了个“劝退”。

  北京大学学生 刘源:我觉得设计一定是要呵护人的,一定要关怀人的,如果人使用起来不舒服,不管从街道上看起来再怎么美观,它其实也是没有实用功能的,这个可能跟设计者的初心是有偏离的。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 李迪华:我们过去都是那种上帝的视角,或者是自上而下的视角,然后我们把对于残障人士、对于老年人的出行、生活的要求都是以一种救助和服务的概念,是我要救助你、我要去服务你。但这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你读了第一句话真的是很感动,强调所有人都应该公平、平等、无差别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这个立意太重要了。

  公共建筑需要服务于每一个人,需要让人变得舒适,而面对过往设计中的粗糙之处,城市公共空间的瑕疵,需要被精细化,有针对性管理。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 李迪华:比如说轮椅车,尤其是电动轮椅车到底是走机动车道还是走人行道?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在过去我们城市街道建设的过程中,拓宽机动车道,压缩人行道,然后人行道无论多窄,我们仍然坚持必须有行道树,旁边必须有绿化带,但是很少有人会真正在意人的舒适性,也就是步行和残障人士轮椅车使用者的舒适性。

  本周三,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后,针对无障碍设施,提出了国家鼓励工程建设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邀请残疾人、老年人代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参加意见征询和体验试用等活动。

  李迪华:你是做残障人士的出行调研,你几乎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他们的生活的,所以就是做好残障人士自主出行调查的前提,是调查者本人有这样的真实体验,他能够进行换位思考,理解残障人士的需求。

  李迪华作为景观设计专家,关注人在空间中的尺度和使用的便利度,就在他工作的学校附近,他就发现了多处街道设计得不合理,多次推动该区域的无障碍改造。

  事实上,以往我们有设计标准,道路上有盲道、有方便轮椅的斜坡,但是实际用起来并不好用,法律的推出,只是全社会建设无障碍的最低的标准和强制手段,是最低要求需要做到,但真正让无障碍观念深入人心,还需要全社会观念的提升,不把城市中的粗糙设计当作理所当然,需要寻找推不上轮椅的斜坡、需要寻找会绊倒行人的隔离柱,需要给设计瑕疵挑错。

  一提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大家马上想到的就是硬件,比如建电梯,去门槛等等,但其实还有很多隐性的障碍在现实中大量存在,比如药品说明书的字太小,密密麻麻,年龄大的人想看清就很费劲,再比如说手机软件功能非常复杂b体育app下载官网,相关的信息提示长篇累牍,不要说老人,一般人都很难轻松面对。本周三,刚刚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特地将无障碍信息交流放入其中,作为专门的章节,这意味着什么,又会改变什么?

  每到周二,这间小小的电影院,都会定期放映无障碍电影,迄今已有十二个年头。无障碍电影的观影者们,用耳朵代替眼睛,依靠声音走进电影故事中。陪同观影的口述影像员,不时要在电影台词的间隙,补充讲述关键情节,将光影转化为声音。

  为了将有效信息精准及时传递给现场听众,口述员前期往往要反复观影50多次,推敲口述文本。体验过无障碍观影的受众,大都对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信息障碍颇为有感。

  口述影像员 孙欣彤:我们并不是因为肢体不方便,而不方便出行,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获取到周围的环境信息,我们基本上遇到的障碍都来自信息的障碍。

  本周三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无障碍信息交流作为专门的章节被写进其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看不清药品的说明书、找不到明确的有效信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人们或多或少都面临过信息障碍。除了传统的视听场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鸿沟成了困扰人们的主要信息障碍。

  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直播,过去曾一度让存在信息获取障碍的群体无法有效观看,一家视频企业,尝试性地在直播中加入了手语主播。

  手语翻译 赵凤:比如说“YYDS”,还有一些“奥力给”这样的词,我们手语词典当中就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沟通学习的过程。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明确鼓励公开出版发行的影视作品、网络视频节目加配字幕、手语或者口述音轨。类似的网络信息无障碍改造的做法,还有各大网站、App推出无障碍版本,但在此次法律出台前,信息无障碍改造还更多是企业的自发行为。

  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卜佳俊:可能有50多个公司成立了信息无障碍的部门去推进,但更多是公益的角度,而不是业务部门的角度,如果他放在业务部门,在他设计研发测试的时候,就关注到信息无障碍建设,我相信都没有问题。

  目前在存量部分,尚有不少网站、App没有完成无障碍改造,此外在增量部分,新办的网站和App还需要在问世之初就完成无障碍改造。下一步,还需要透过法律的实施、标准的完善,来助推信息无障碍建设。

  本周四,中国残联多家公益组织与互联网企业,提出合作共建无障碍联合创新实验室,官方与互联网服务提供方,开启了深入合作b体育app下载官网,进一步推动数字时代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中国残联 吕世明:此次立法对信息无障碍,做了专章专项的规定,这里面有标准化的实施,有强制性的,当然也有倡导性的规定。总而言之,就是为了通过立法,强化法治的意识,从而帮助障碍人士消除数字鸿沟。

  在本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上,中国第一位视障的播音硕士毕业生董丽娜在学校的搀扶下走上主席台,做了自信乐观而又让人感动的致辞。迅速地这个画面在网络上走红,大家之所以这么关注她,除了董丽娜的自强不息、乐观自信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这样的故事太少了。因为包括视障朋友在内的残障人群走向社会,完全地让自己的生命绽放,不仅面对很多有形的障碍,还有很多无形的障碍b体育app下载官网,盲人考生能不能获得一张盲文的考卷?聋哑人在司法诉讼的时候能找到真正合格的、会手语甚至会地方手语的律师吗?让残障朋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吗?我们该怎么提高无障碍服务呢?

  本周四,成都市著名景区宽窄巷子正值旅游旺季,在熙熙攘攘的游人当中,熊红霞和她的残障朋友,显得有些特别。残障人士旅游,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个新鲜事物。但在经营旅行社多年的熊红霞看来,残障人士旅游的愿望同样强烈,只不过他们的需求没有被看到。

  帮助残障朋友去旅游,这件事熊红霞已经做了十年,她被残障朋友旅游的热情触动,也深深体会到他们寸步难行的艰辛。几年前,在一个没有无障碍厕所的景区,一位残障女士请求她抱着自己去女厕所,那种尴尬和内疚让她终生难忘。

  无障碍摆渡车,无障碍大巴车,无障碍观光车,在熊红霞组织的助残旅途中,这些必备的交通服务,曾经几乎是个空白。她一方面向机场、景区反映情况增加配备;另一方面,她经营的旅行社逐渐转型,专注残障人士旅游,前几年她购置了四川省第一辆无障碍大巴车。

  熊红霞发现,许多景区内无障碍条件也在改善。在宽窄巷子景区,街道通行基本实现了无障碍。但熊红霞并不满足于这些改变,她成立了公益组织,发动志愿者对四川100多个景区进行调研,让残障人士亲身体验无障碍设施,形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推动无障碍服务的完善。

  在调研中他们发现,一些景区修建了无障碍斜坡,但坡度陡峭,有的两侧没有扶手或者扶手出现松动,这都会给轮椅使用者带来危险。不少景区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但卫生间内还有不少设计不够人性化。

  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 成都市成华区政协常务副委员 熊红霞:没有容膝空间,他就没办法进去,他洗手很困难,他可能都打不开水龙头。马桶这儿,取纸他都取不到,高度太高了,900多毫米,他在这坐便根本就取不到纸,就导致很尴尬的,特别可惜,设备其实是有,只是安装不合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去倡导改进。

  将这些调研情况结集成册,熊红霞和伙伴们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无障碍出行指引书籍《成都无障碍手册》。而在带领残障朋友开发50多条无障碍旅游线路后,她的团队还推动了《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指南》等国内首批无障碍旅业标准的制定。

  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 成都市成华区政协常务副委员 熊红霞:我们希望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让更多人来参与助残事业,一起来打造这个生态圈。我们自己探索了一套服务标准,我们希望去输出,让更多人来做。可能以前是我一个人做,后面可能有千千万万的人来做。

  更让熊红霞高兴的是,在周三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交通运输服务、文旅服务作为无障碍社会服务的一部分,被写入法律条文。此外,无障碍社会服务还涵盖司法诉讼、考试教育服务、养老托育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

  16年前的2007年,我因为骨折而做了手术,手术后三天必须回台里做直播,于是坐在轮椅上的我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一个五六公分高的小门槛,如果没有别人帮助,自己都寸步难行,而那些日子,我感受到的障碍,一个接一个,终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残障朋友的不便。其实需要无障碍环境的,不只是残障人,在老龄化快速加剧的今天,老年人群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还有临时受伤生病的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减少直至消除环境中的各种障碍,绝不只是少数人受益的带公益色彩的行为,而是让大多数人都会受益的照护公民的行为。9月1日,这部法律开始施行,日期不远了,但之后我们距离真正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会有多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