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官网回到未来--疫情终结了什么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陆续进入社区封闭管理模式,人员流通受到严格限制。春节的假期过后,大多数咨询类单位实际上处于在线办公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已经一个月了。几十年以后回顾,也许我们会感叹,这次疫情正在颠覆大多数城市白领的生活方式,新技术加速转化成了强大的线上经济,未来已来。我们不妨忘掉对于城市空间的那些教条,从自我作为体验者的角度,看看这个新生活方式会走向哪里,继而摸索一下未来城市空间的演进方式。
图片来源:「伦敦经适房挑战(London Affordable Housing Challenge)」建筑竞赛一等奖,来自中国的建筑师 L.J. Wu 的方案 Beyond the Shell
如果突然解禁,我们最想奔赴的场所是办公室么?你就不要自己骗自己了:看看这些坐在荒草野径上学习防疫材料的群众。我们最想去的地方当然是大自然的怀抱,是城市的开敞空间!
实不相瞒,我在家办公的状态已经从开始的不适应、晨昏颠倒逐渐走上了自适应、高效率的道路。检索我们项目组的工作,由于可以24小时在线及时交流,面对急迫的时间节点,一个项目方案完成的时间甚至短于正常朝九晚五时代。这样的高效率得益于各类新型的会议软件,钉钉、zoom、腾讯会议等等。那么,解禁之后我们为什么要回归办公室呢?把通勤的两个小时用于在公园中慢跑或者和朋友去聚会不好么?
当然,咨询业的场景并不只是办公室。最主要还包括商务谈判、现场调研和各类的交流论坛。疫情让我们重新理解了:“面对面的交流是信任的基石”, 技术汇报和技术沟通完全可以靠线上会议,但是不和客户面对面,看不到脸是无法真正产生信任的。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商务合同和付款恐怕都要停摆。
另一个场景是各种论坛,单从听报告的角度,我更喜欢网上直播,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放松。回想以前像追星族一样挤在一个巨大会议室的走廊上,听也听不清,屏幕也看不全,走又不好意思,简直是进退两难,真不如现在坐在自家的电脑边上,看得清听得见,而且还是想听就听,不打紧的段落还可以干点别的。
当然,行业论坛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播,也是思想火花的迸发地。线上直播在这一方面是明显的弱项。线上讲座的最后也有发言机会,但我基本没有发言的兴趣。为了改进这一不足,以后的行业论坛也许可以分为大型讲座在线上,与***共进午餐活动在线下两个环节,共进午餐的报名需要通过一定的门槛,对***的观点没有了解的参与者,参与讨论就是浪费空间与时间。线下的小型讨论会与线上兴趣小组、公众平台将会形成新的技术专家生态系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网红不是一个职业,直播只是一种技能。
所以,未来我们上班最主要的工作,可能会从天天见同事,变成见客户、见合作者、现场调研、小型讨论会和工作营。当然,工作场景还不是工作的全部,相互信任与高效敬业的企业文化在线上为主的办公场景下如何维护?金碧辉煌的企业总部所创造的信誉价值如何延续,都是线上经济时代,城市空间演进面临的有趣话题。
如果我们把生活严格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那么通过双十一和疫情的双重磨炼,中国的网络经济基本承包了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的物流水平已经可以支撑每天10亿的包裹量,还不算美团、饿了么等等提供的送餐服务。我已经很难想到,网上到底不能订购哪一类物质产品了。但是,通过疫情我们也清晰的发现,现代人的生活中,物质生活所带来的满足感正在急剧萎缩,这对于几十年前才从匮乏经济中走出来的中国来说,简直是一种反讽。
在疫情时期,很多人最放松的时刻是去超市溜达。我们真的是去购物么?还真的不是。我们是去体验一种边走边看,融入了琳琅满目城市生活的心情。虽然网上资源很多,但是我仍然怀念电影院,音响、3D带来的震撼效果,是小屏幕和家里的客厅实现不了的,没有专业的空间,营造不了电影院的效果,营造剧院和博物馆的效果就更不可能了。因此,未来的商业服务业中心,真的会朝着 “生活方式中心”的方向演进,我们未来还是会花大把的时间去逛街,但是我们逛街根本就不是去购物的,电影院、剧场、博物馆这样的专业化空间无可取代,咖啡馆、礼品店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书店是体验岁月静好的场所,服装和美妆店、甚至菜市场等等,估计都会成为品牌中心和设计中心,满足我们对“色身香味触法”的种种痴迷。
我们的生活除了逛街,还有各类休闲活动,也正是这一类的活动,预计会在疫情结束后迎来“报复性”井喷。如果我们未来是自组织的灵活办公,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可能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规则来组织我们的休闲生活,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有人安排我们的锻炼健身、食谱、心理咨询,如果一天在室内不动窝,自然空间中的广场舞甚至可能比封闭的健身房更有吸引力。
中国长达1个月之久的学校关停,会出现什么样的教学结果目前还难下结论,但是至少证明远程上课在技术上已经完全可行了。在技术的支撑下,从知识传播的角度讲,新的优胜劣汰即将开启,每一种既定的知识,只需要几个最精彩的宣讲版本就足够了,就像可汗学堂创始人相信的那样,在网上课堂的支撑下,知识的传播不仅更高效,还能更公平。
与此趋势相伴随,北欧某些国家的教育改革是在线上课程的基础上,老师成为带动大家讨论的主持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即使学校还存在,学校的空间会变异么?还会是以教室为单元么?是不是学生也可以结合家长的时间灵活上学?可以在家收看名师的直播讲座,学校是一个讨论和社交的场所,就像是单位的工作坊,阶梯大教室是不是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疫情虽然加强了线上问诊的功能,但是单纯的线上功能明显并不能解决问题。雷神山、火神山和方舱医院的建设,也让人反思“医院到底是什么?”只要是专业化的设备和专业化人员的集结,就可以形成医院吗?那在强大线上算法的支撑下,医院是不是应该只是一个区位和体验空间,各种功能不用守株待兔,而是可以灵活拼装,根据预约的结果,设备可以租借、医师可以临时集结,针对的是特定范围的病患分布情况。线上的医院是技术人员的生态系统,也会和其他的技术人员一样有各种交流机制、晋升和考核机制,但他们的工作场所却有可能在各个社区医院之间变换,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战斗?
从生活场景的演变推导未来的城市空间,多少有点像写科幻小说,真实性不能保证,只想能给大家一点启发。虽然亚历山大说,城市并非树形,但是人脑理解知识的方式只能是树形的,网络不过是树形的叠加,所以,我还是只能从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四个方面设想起,再努力将其做一个叠加: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置疑,工作场景只讲了写字楼和教育和医疗,就可以开始推演了么?那些赶着复工的工厂会是什么场景不用考虑么?不知你有没有看到纪录片《美国工厂》的最后,机械臂正在取代流水线工人?是的,在未来,流水线的工作应该会大概率被机器人取代,这些工厂将成为城市边缘的异质空间,我们暂且把它们和农业与农村空间一样,放到城市组织的外围,以减少论述的难度。
在未来,城市工作的主体将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咨询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和科研设计等方方面面,其主要产出都不直接是物质产品,但这些活动才是最终影响地球物质空间的策源地,新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探索太空的工具、战胜衰老的神器,都首先来源于这些第三产业的产出。这一类生产活动的场所可能会分成3种类型:
1、SOHO:住宅空间的改造升级为主,适于独自思考与工作也适于知识传播(也就是在家里听讲座和给别人讲课);
2、交流空间:谈生意、工作坊、午餐会、小论坛,这些空间应该就是各种中等尺寸的会议室,当然书吧、咖啡、酒吧和饭馆包间也都会逐步兼容这样的功能。
4、仪式性场所:企业需要品牌和仪式感,企业的注册地址还是需要有空间的,但是可能并不需要是一个一个工位了,应该是更像自己品牌的展厅、员工情感交流的的场所,会有更注重品牌宣传的设计,可以进行工作坊的会议室,会客厅、还有表彰员工,对党宣誓等等需要的仪式性的场所,总之,至少不需要太大的面积,但是这个企业的物质空间还是需要好区位和好品质。
那么,行政办公会是什么一个场景呢?前两天看到微信上报道了深圳市某个交通群,交通局的副局长以及下属单位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各类专家都在群里,一条反映问题的发言,随即就会去落实调研,很快就能够部署实施,老百姓感觉效率真是杠杠的。我们城市的政府本来就像企业,如果企业能够远程开会,何以见得政府就一定不行呢?
当然,行政机关更需要仪式感,但是天天在办公室坐着,或者开一些没有决策人的会议,是不是就能够满足仪式感?还有,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在线小时找到政府的相关服务,就如同用携程软件一样,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到政府大楼去找人呢。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政办公场所也许是最后一个开始变化的空间类型吧!
然后,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医疗和教育产业,它们的功能似乎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类功能就像科研院所,需要独自面壁码字,需要试验、交流,各种合作,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空间也会发生类似于普通咨询业的变化:在家独自办公或者开讲座,开技术讨论会,到一个特定的仪式性场所去延续机构的存在感与仪式感。另一类是服务客户的功能,医院和大学的客户是分别是病人和学生。在人类没有网络经济的历史中,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和享受者必须要凑到一个地点,才能真正找到彼此,这个地址就叫做医院或者大学。未来,这个场景是不是唯一合理的安排呢?由于历史的惯性,大学和医院的地址应该还都会一直存在,只是,里面的空间构成也许会有很多变化。
首先来看看医院:从本次疫情后期开始,北京就推出了线上预约然后看病的模式,没有约上的客户是没法看病的,同时,如今的外科医生早就可以跨省“开飞刀”了。预约模式并仅仅会消灭挂号处,理论上与可能带来医院空间的重新拆分和组织。也许未来,我们可以在居住区级保证一家有各类设施,检测手段一流的医院,作为一个著名的主治医师,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轮流出现在不同的医院,只要我们提前约好,就可以在家门口看到的医生。除了住院处,传染病防治的特殊区域,如体检中心一样的各类检测设施以外,医院是可以没有固定科室划分的,也不用提供医生的办公室,看完了病人,医生就可以回家啦,或者到条件舒适的休息室去休息休息。
国外的大学早已开始了与社区的融合,未来,这样的融合趋势应该更加明显,学校的空间也会更加精简了:没有了阶梯教室,没有了教授的办公室,只要有图书馆附加的各类讨论空间和会客室,以及各种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室,艺术院校的工作坊,是不是就可以是一所大学了?当然还有仪式性的空间——承载开学典礼和结业式的礼堂。学生在宿舍的网上听大课、听讲座、讨论小组也在网上,与教授约好时间就到图书馆的小会议室?也许,在咖啡馆请教授喝杯咖啡,讨论的效果还会更好。
首先,住宅的功能和空间会有新的需求:如果大家都要宅在家里办公,恐怕客厅的面积与格局都要再考虑,需要几个有隔音功能的单独空间,这样,同时开视频讨论会或者听讲座,才能不形成互相干扰。
除了住宅设计的改变,我们的幼儿园、小学与菜市场等等要怎么办呢?当然,幼儿园是一定要存在的,没有专业的人带娃,我们在家也是没法办公的啊。同时,幼儿园的责任并不是教会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孩子自主与自律。中小学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可以选择在家里听网课,比如古诗鉴赏,完全可以请诗词大会的嘉宾们自编自讲一套教案,相信比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相关知识传授更加精彩。
学校的教室是以老师为中心设置的,就像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样,各年级各科课程可以安排在一周的不同时段,相关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时段加入不同的班级,班级上课的目的除了讨论还有测试。其余的到校时间可以是各类运动俱乐部,然后就是在操场上疯玩,和同络感情了吧。
至于居住的配套服务,未来最重要的社区中心服务,应该是帮助居民实现各类网上预约,无论何种原因,无法完成网上预约行为的一切居民都应该得到社区的照顾,因为这是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至于菜市场或者超市,会不会彻底被外卖取代,确实难以预料。至少,作为市场行为,这类商业性设施我们可以把它和体验为主的游憩功能一起来设想。
对于大城市而言,如果能把每天通勤节省的2小时用于游憩,即使按照转化率50%来计算(考虑到见客户、看现场等出行之前就与通勤交通叠加),每个人的一生会增加1万小时以上享受生活的时间。那么,我们会在什么样的空间中消耗掉这些幸福时光呢?
其中,大部分时间应该交给体育锻炼,甚至,未来的社会治理应该将足够的体育锻炼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样不仅是为了减少社会的医保支出,事实上,如果把从事第三产业的每一个人理解为参与国家云计算系统的小终端,未来,保持每个小终端的身心健康就应作为每个公民的义务。是否参与了足够的体育锻炼,每月有没有进行心理测评等等,可能会成为能不能领社保的依据。那么,这种健身刚需,需要在步行范围内有高质量、大量的开敞空间和相关设施,毕竟既然养家糊口都不用挤地铁了,为了休闲健身去挤地铁岂不是不可思议。
另外,就是各类体验型的活动,因为不是明天必须,生活方式中心可能更加聚集,也更有规模:电影院、博物馆、剧院、咖啡厅、餐饮业、演唱会、球场,各类设施组成的大型建筑综合体以及街巷式的商业都会存在,但是,我们从这里带走的物质会越来越少。为了吸引顾客,生活方式中心的空间设计将会越来越考究,樟宜机场里的植物园、鹿特丹的菜市场与公寓的组合体,只是这一趋势的开始。资本的积累,注定会在这里开出最神奇也最矫揉造作的花朵。
当然,长距离的游山玩水,观光探险,在线上经济的支撑下将会继续蓬勃发展,某些也会与生活方式中心的功能相结合,但是旅游目的地应该与目前的空间组织并无不同。毕竟这些早已经是以卖体验为主体的空间了,也就是说,这类空间是未来化开始于很久之前。
最后一个休闲游憩活动的主体,当然就是网上的视频、游戏与各种创新,它们在把我们的时间全部变成碎片的同时,对物质空间却最没有要求,只要有网络,它们无处不在,再单调乏味的空间也不会对其发生影响,简直就是影响城市空间的负能量。
城市交通面临的永恒挑战,是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对时间节省的需求。而城市空间集聚,就是节省时间的手段:无论是客户、商家和办公室,都希望自己能够在1小时以内覆盖最广阔的人口基数。在好的区位,我可以有更多招工机会,员工要到一起开工作坊更方便,见客户也更方便;因此,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靠近的需求,就决定了好的交通区位节点不可能摆脱高密度的宿命。其次,在时间和出行目的上,未来交通可能会面临有趣的转变:人类在生物钟调节下,极端的晨昏颠倒并不可行,那么,7:00-22:00这些时段的的交通量应该仍然会显著大于其他的时段,但是大多数的交通不再是基于通勤与通学的交通,而是商务、旅游、休闲等各类出行的叠加,我们将要面对的是大量的错综复杂的交通流。
未来的交通发展像是一场技术与需求赛跑:如果不能以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MAAS(即时出行组织服务系统)技术彻底改造公共交通服务,则传统的地面公共交通的组织将面临进一步的挤压。由于通勤高峰的消失,个体化的机动出行的体验会在短期内好转,如果在无人驾驶和共享出行方面没有突破,这样的好转可能会刺激更多的车辆购置和路内停车,最终将导致道路资源重回入不敷出的窘境。
除了科技发展,健康生活也会为未来的交通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与社区层面开敞空间需求相伴随,城市的健康步道、健康骑行系统将获得和城市主干道一样的地位。如果大家不用赶着去上班,而是要赶着去锻炼的话,能够联通大部分蓝绿空间和锻炼场所的路径,理应成为城市交通中最重要的系统。
综合以上的场景,理想的未来城市图景,可能会呈现出返璞归真的面貌:由于职住一体,我们可能会重回与农业社会的类似的社区组织架构,毕竟,农业社会的基础就是农耕的就近工作。当然,从密度和体量上,二者并不能等量齐观。
未来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城市最小的单元,既不是住宅也不是写字间,更不会是工厂,最小的功能单元是职住合一的SOHO单元。城市会依照交通区位的优势,在步行范围尺度内,以SOHO单元,形成建设规模可观的社区。这样的社区,从微观构架上真正实现了产城一体,有赖于这种职住均衡产生的24小时需求,各种的商业服务都会向既有的高密度地区聚集或者向能够接近这些聚集的交通区位聚集。在这些SOHO社区的聚集节点之间,是交通设施网络和绿色健康生活的网络体系。当然,只有我们真正坚持健康生活的理念,以超级社区为单元,活力混合的新型田园城市,才会在线上经济的背景下发展起来。
城市已经存在几千年,现代城市也已存在数百年,我们周边的空间并非一张白纸。很多城市的区位已经形成了恒久的锚固点。比如,城市的中心或者轨道的枢纽,这些节点的改造与复兴会向着新的方式靠拢。毕竟,我们创造的建筑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富于韧性和包容度,厂房、仓库、写字楼和住宅,每一种建筑都有改造成城市SOHO的可能性。当然,资本在城市的集聚还会创造另一番图景,如果在新区有好的区位,新的巨型SOHO社区和生活方式中心也可能平地而起,不惜以抛弃老城任其衰落为代价。
新的城市发展图景不一定代表更加公正,如果没有治理和善用资本的有效手段,新的社区集聚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社会不公。但是,无论如何,城市空间的基因本底是科技所支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真正的科技发展,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就像无论人们和马匹的感情有多深,它们还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无论我们有多少乡愁,还是过起了五谷不分的日子。信息化基础上的城市,即将展现不同的空间规律,这件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信息化社会的城市空间将要走到何处?这个问题已经提出很久,城市的发展却似乎始终徘徊在线上经济的门外。对我而言,这次中国的疫情,像是一阵风掀动门帘,线上经济的无限可能突然显现,未来城市的发展也随之突然现出了朦胧的轮廓。基于朦胧猜想的文章,当然不是一篇学术论文,文中提出的只是假设而不是结论。如果您也和我一样,在城市空间方面,有畅想未来的兴趣,真诚地欢迎您给我们投稿,谈谈您的畅想吧?